磅数的高低,到底和你打球的能力有多大关系?作为一个羽毛球界的老油条和羽毛球器材经销商及穿线小咖,在我的周围可以说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羽毛球这项运动了,所以经常被球友问到“我到底该穿多少磅合适呢?”说实话,我也不知道。其实真正知道自己该穿多少磅,用多粗线径的球线,哪个品牌,这样的咖咖级的人物真可以算是国宝级了。在羽毛球穿线师行业里不乏精益求精,追求极致,钻牛角尖的朋友,但是最后基本上没有坚持下来的,“为什么呢?”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变量,天气,温度,湿度,甚至和你今天吃的几成饱,卡路里消耗了多少,今天的心情怎么样都有关系,所以和德国,瑞士追求的精密机械不一样,机械工艺可以精确到纳米级别,你用多少磅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了,既然影响最适合你磅数的因素那么多,其实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在这个方面追求极致,过于教条了吧。
这么说吧:球拍和你个人的能力就像一个锤子,锤子头代表球拍的磅数,锤子把代表个人能力和小肌肉群的力量,你击打羽毛球的时候,羽毛球会有一个反作用力,就用铁球来表示(不要吹毛求疵啊,我举的是极端的例子,为了让大家更实际客观的理解)。业余爱好者因为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所以他们的锤子把就比较细,而且材质还是木头的,差一点的可能是塑料的。职业运动员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,所以他们的锤子把是铁质的,也不排除粗一点的木头。反正比你的把要粗质地更硬,哈哈哈别想歪了
现在大开脑洞,发挥你的想象 ,第一种情况20磅以下的球拍就像一个气囊的锤子,你的把再细也不会有伤害,安全指数极高,但是球打不出去,用再大的力量效果依然软绵绵。
第二种情况也是大部分球友最佳的选择区域,23——26磅之间,球拍的击打感觉像木头,有了足够的硬度,弹性和反弹也都比较舒服,在可承受范围之内,这个时候如果你想追求更快的球速,更精准的落点,最佳建议是先把你的把弄粗一点,而不是提高球拍的磅数。
第三种情况,这种情况一般只有****青年会去干,其实我就干过,还有被****青年忽悠了的****油腻中年会干,老年人一般比较理性,他们才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去开玩笑。其实这一类人不在少数,磅数到了30磅左右,就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红区了,因为你脆弱的小把是根本无法承受的。铁对铁的力量传导回馈最终会体现在你的身体上,球拍你不用担心,因为你没有碳纤维结实。经常有专业人士会告诉你为什么业余爱好者不要上高磅,因为你会打不动,其实这种说法不太准确,他表达的意思也不是你认为的真的打不动,而是在有些球的处理上你需要耗费更多的力量,而且最关键的是伤病风险大大提高。有人会不屑,我一直在打30磅,也没有什么问题啊,实话告诉你那是因为你,不,是,人!哈哈,开个玩笑,其实是因为你是高手啦!
业余爱好者朋友要是也一直打30磅,而且没有什么问题的话,基本上可以断定你的发力不正确,换个说法就是根本没有发挥出来30磅球拍应该有的效果,所以担着那么大的风险还发挥不出来效果,那也就没有必要装给别人看了吧,实实在在的找到自己合适的磅数,酣畅淋漓的来一场痛痛快快的比赛吧。
哦,对了,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回答你到底该用多少磅合适,其实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知道,我的建议是各种磅数都试一试,还有不同线径不同品牌的球线,多和你的穿线师沟通你的感受,慢慢的你最终会找到那个真正适合你的锤子头,最后祝愿大家玩的开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