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侨为父亲严叔夏画的油画
由于长年坐牢与酗酒,他的身体状况明显恶化,而酗酒,让他失去了正常生活,以及为维持正常生活所应有的精神与能力。因为酗酒而产生的医药费总是周而复始。另外,他的烟也抽得厉害,但每支烟抽到一半就丢掉,似乎是对尼古丁充满恐惧,但又无法戒掉
。
当时的严侨已经离开育英中学,生计没有着落,窘迫到极点。他曾经在给李敖的一封信里,记载着出狱后的真实生活——
“债,债,债!每日过日都成问题了。介绍要学日语的人给我教。天天为着找‘吃饭的钱’忙而愁。青黄不接,把我整坏了。职业一时找不到,做小贩的本钱都没有。翻译东西不是单行本,稿费不够。文星(李敖办的一份刊物)的钱也拿过头了。”
严侨被抓后,无奈之下的严妻把老大老二送到孤儿院,老三寄养在别人家,自己跑去给外国人做女佣,当时的中国人是不敢请“匪谍之妻”做女佣的。
7 年后,看到重新团聚的家庭,严侨的桀骜似乎在现世的窘迫中有所收敛。
看着三个不是在孤儿院长大“谈院色变”,就是从小寄养在别人家的孩子,严侨凄凉无奈,感慨道:“‘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’如果 7 年来我有什么转变,那就是我放弃这两句诗的头一句了,在‘孺子’面前,我要‘俯首’了!”
皈 依
在 1974 年 8 月 10 日的一份台湾报纸上,刊登了一条讣告,说严侨 7 月 31 日下午因心肺衰竭,病死于台北市崇仁医院,享年 55 岁。
1976 年出狱的李敖看过严侨的遗物,都是些佛像、法器和走火入魔的文稿。
其实,严侨死前 6 年,已经皈依宗教,绝口不提凡俗的事情。严侨的师傅是屈应光,民国初年的大军阀,近暮之年放下屠刀学佛。严侨怕这位师傅老眼昏花,看不清文字,特地为他写斗大的粗笔字。
因为皈依的是密宗,严侨家里的佛像、法器有一大堆,而他则整日痴迷其中。这些烛光佛影成了这个昔日的理想主义者子夜里孤单的依托。
只是,严侨的父亲严叔夏曾经写信给严侨的弟弟严僖:“为佛徒而不求智慧,只讲礼拜、烧香、祷告是佛教之大罪人,非佛徒也。虽信得性命不顾,亦非佛徒也。”
关于严侨一家
严以振:严复侄孙,福建省委党校教师
陈端坤:严复研究会秘书长
访谈时间:2004 年 4 月
严侨去台湾之前的经历从没有对人说起过,他在大陆生活的 30 年总是让人感觉很神秘。
他是严复见过的唯一一个孙子。严侨出生时,严复曾经赋诗表达心中喜悦,还在北平大阮府胡同宅第中举行空前盛大的庆祝酒宴,大门口鞭炮声连续不绝。
1937 年,他的母亲和弟妹去上海,以及之后去台湾前,严侨都一直跟着父亲。他后来在福建协和大学学生物,并在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Q
&
A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严侨为什么会选择去台湾?
具体的原因不是很清楚。根据老同志的一些说法,严侨应是派出去的。
严侨在火烧岛的 7 年是怎样度过的?在这 7年中,严侨的家人又是怎么生活?
曾经和严正聊起过这个问题,据说严侨一直不想提起那段经历,只是说拷打与侮辱从不曾间断,那种侮辱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。至于严侨家人的生活,只能用凄惨来形容。那时,严侨的两个妹妹在台湾已经很有地位,但在那个特殊时期,是不敢跨越界限半步的。有过这种经历的孩子会更坚强,更懂得人情淡薄。
在李敖的评述中,严正远离政治,选择做企业白领,这和他祖父、父亲的经历是不是有一定关系?
应该是有关系的。实话实说,严正对政治已经有些厌倦。童年、少年的回忆让他有些忧郁,这种忧郁不全是因为家境的贫困。1960 年,严侨被放出来时,严叔夏已被划为右派,哮喘病严重。严侨曾经给严叔夏寄去一些很好的药,但在当时的形势下,这些药一直没有到达严叔夏手中。
严侨一家状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好转的?
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,蒋介石死后,蒋经国掌权。蒋经国着手经济建设,政治斗争的气氛有些缓和,一些争取民心的举措也开始实施。那时候,辜振甫他们才敢帮助严侨一家。成年的严正进到辜振甫的公司工作,也颇得辜的赏识和培养。严正现在是辜振甫的和信集团下属行健电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。严正的两个孩子也不错,书读得很好,女儿正在读高三,儿子念初中。
严侨的妻子和其他两个孩子还好吗?
严侨的妻子、严正大姐现在都和严正一起生活。大姐严方也在辜振甫的企业工作,至今未婚。严正的妹妹严琼在早年留学美国时去世。
严复的后代。左三为严倬云三女儿怀如、左四为二女儿怀箴、右四为严倬
云、右三为严正、右一为严叔夏小儿子严僖之子严天立(摄于2004年2月)
在 100 多年时间里,这个家族用四代人的言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——
第一代严复,在封建帝制的晚清时期,为中国引进西方的进步思想,告诉国人“落后就要挨打”;第二代严叔夏,在那个新旧交替时期,退出优越的居士生活,在战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清苦中寻找富国强民之路;第三代严侨,承袭了严复与严叔夏的思想,为建国大业,勇敢地去了台湾;第四代严正,“志在经济挂帅,埋头做白领阶层了”,他希望这个民族能够在经历波澜后统一强大。
如同李敖在回忆录里的记载:上一代的中国爱国者永生,他们虽为消灭反动政权而牺牲了自己,但是,震旦不再沉陆,中国毕竟站起来了。
来源:闽都文化研究会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